三株古樹是村民心中的寶物
鄭州裝修公司小編了解到三年前高新區長椿路蓮花街口東南角的丁樓村拆除后,并移交給開發商,要求去凈地的開發商工程人員開進丁樓村地塊才發現:本來不大的一家院子里竟有三株古樹,一株是樹齡600年的國家一級古樹國槐;一株是樹齡200年的國家三級古樹國槐;一株是大名鼎鼎、屢次被媒體報道的150歲以上的文冠果樹,黃河以南發現的最粗的該類樹種。
三株古樹位置呈三角形,占地5畝左右。開發商與丁樓村支部書記毛衛和協商,毛衛和說:“三株大樹,尤其是兩株古槐,是村民心中的寶物,也是村里的活化石——年齡最長的活著的生命,村民想讓它們就地保存下來。”
河南省林業科學研究院專家董玉山多次到現場查看。“三株古樹如此集中在這么小的地塊上,它們是鄭州樹木的活化石,有極大的研究價值。”董玉山說,此地要建一所外國語中學,如果能留下來,對孩子關心環保、關心植物有極大的教育意義。
為了保留古樹調整大樓規劃
3日中午,鄭州裝修公司小編在丁樓村看到,三株古樹已發出濃綠的新芽,文冠果樹上已果實累累了。
新建的學校已經建好,今年秋天就可以招生。600歲的古槐樹緊鄰教學樓東北角,施工方為了保護它,特意將教學樓建設成“L”狀,與其相毗鄰的200年古槐樹,保留在新操場處。
改變學校大樓建設規劃、更改水電氣暖線路等
“為了這株樹,操場在規劃中專門建設得大了一些,為這株200年的國槐騰出一片地方,你看它長勢多好,今后孩子們夏天都可以在這株樹下乘涼了。”毛衛和說。
“為了保留這些樹,我們沒少費勁兒。”據該教學樓施工處負責人周賀猛介紹,三棵古樹分布東南西三個方位,文冠果樹號稱是鄭州的“獨苗”。因幾棵古樹的去留,他們與社區、辦事處等單位多次談判,“其中一株槐樹和教學樓規劃相抵觸,因為它正處于樓房的東北角。為了保留這些古樹,我們對原來的規劃進行了調整,古樹存在的地方,建成花壇苗圃或小廣場。”
“那棵文冠果樹所處的位置是學校門口花壇內,它旁邊要走水電氣暖管線,為了防止暖氣靠得近,路過的水電氣暖線管都要改道,這也花了不少錢。”毛衛和說,修改樓圖紙、更改線路,為了這三株樹,這家開發商已經花去一百多萬元。
600歲古槐已完成量身復壯
鄭州裝修公司小編在現場看到,600歲古槐邊上,工作人員搭起高高的施工架,一名工人正在對樹木進行最后的防腐處理。“他們正在給這株大樹量身復壯和護膚。”施工的李師傅是保護古樹專家。
李師傅拿著一沓“高新區外國語中學古槐樹保護方案”出示給鄭州裝修公司小編,上面寫著:國槐,樹齡約600年,樹圍2.4米,高約10米,整個樹干已經中空(可容一人),樹洞內木質已嚴重腐朽,樹體出現營養不良,抗逆性降低,葉色差,葉片小且畸形,部分枝干枯死,樹體極度瀕危。保護措施:樹洞處理采用開放法,在不危及樹體牢固的情況下清除樹洞內雜物,殺菌防腐,洞口安裝防雨帽,防止雨水和雜物進入,可在樹體根部(死組織)打洞自然通風,防樹洞內其他木質腐爛 ;防腐方面,將現存的表皮上腐朽的木質除去,露出新鮮木質,后用殺菌劑做深層殺菌處理,后涂抹防腐劑。
“我們基本已經完成,馬上就把腳手架給除去了。”李師傅說。
3日中午,3位村民趕到現場,望著枝繁葉茂的古槐,喜不自禁,3位湊到樹前一起抱了抱古槐。
3個人手握手,才能勉強抱住古槐
看到三株古樹都一一保護下來了,毛衛和說:“在村民心中,他們早已和這幾株樹結下根深蒂固的友誼,這幾株樹,承載著他們濃濃的鄉土情結。”
“我們新村離這三株樹只有一路之隔,將來想它們了,就隨時過來看看。”毛衛和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