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3日大河樓市啟動“批發市場外遷特別策劃”,連續兩周對外遷市場進行專題報道,引起了業界、商戶和開發企業的廣泛關注,業內專家也紛紛表示,大河報的報道反映了市場的真實狀況,對市場外遷工作有積極促進作用,各方紛紛表示,外遷,雖有陣痛,但搬出去了,是為了更好地發展。
【專家】批發業外遷是必然趨勢
“隨著城市發展加快,大型批發市場在市區內已經不適合了,這不僅是城市形象問題,還有交通和市民生活方便的問題,從這幾個方面綜合考慮,市場外遷勢在必行。”鄭州中心城區市場外遷工作辦公室副主任龔旭接受采訪時說,外遷是為給商戶一個長遠穩定的經營環境,還可以對商戶進行重新整合,提高他們的競爭力和生存空間。
數據顯示,鄭州作為全國重要的物流商貿中心,共擁有商品交易市場359家,全年批發總額為1700多億元,但年成交量還不如南方經濟發達地區的一個成熟市場。而且,這些數量龐大的商貿物流市場存在企業規模小、競爭力弱、布局零散等諸多問題。
“大河報的專題報道體現了媒體關注民生的責任,對外遷市場熱點的關注,客觀反映了市場真實情況,無論對于政府、企業還是商戶都是件益事。”河南省商業經濟學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宋向清說道。
他認為,商戶作為外遷的主體,市場外遷后,沒有了商戶,就成了有場無市。因此對于老市場,建議政府做好遷出市場的安撫工作,做好后續工作,讓老市場的經營者感覺商戶雖然遷走了,但還有其他發展出路。用事業安撫他們,用政策安撫他們。而對于遷出的承接地市場,政府應該監督各承接市場配套工程等進程,以便商戶們盡早入駐。
對于當下鄭州批發市場外遷出現的陣痛,宋向清表示,整個批發市場外遷必然有一個過渡期和調整期,這實際上是利益的再分配,如何做到顧及各方面利益,需要各方面都能夠換位思考,多理解城市發展大格局的要求。
河南省社科院副院長谷建全也認為,目前位于城市中心區域的批發市場,多是粗放式經營,政府管理成本高,且市場自身發展的成本也在提高,發展空間非常有限。隨著鄭州都市區框架的進一步拉大,傳統模式的物流批發市場已經不適應鄭州都市區的發展,發展中的鄭州迫切需要一個國際化、現代化、具有強勁輻射力的“大中原商貿物流核心”與之匹配。所以,鄭州核心區商貿物流業向城市外圍發展,也就成為一種必然趨勢。
河南省財經政法大學教授李曉鋒也對此點贊:鄭州批發市場外遷工作實際上啟動得不是早了,而是晚了。雖然眼前商戶可能會有所損失,但從長遠來看,利益更多。
【開發商】配套設施建設要盡快跟上
目前,開工建設且速度較快的外遷市場承接地有6家:華南城、金馬凱旋家具CBD、中國中部(元通)服裝紡織品牌中心、中牟汽車產業園、鄭州百榮世貿商城、金水國際軟件園。
其中,華南城開建面積207萬平方米,部分場館基本具備承接條件,將于近期開業;金馬凱旋家具CBD開建面積44萬平方米;鄭州百榮世貿商城利用原雪洋廠房改建的2.4萬平方米的市場已承接部分外遷市場;中國中部(元通)服裝紡織品牌中心開建的32萬平方米將于近期完工,部分外遷商戶已陸續進場。
2014年,鄭州要完成外遷市場54個。“市場外遷后,公共配套設施必須要跟得上。”不少承接地的開發商都表達了這一心聲,“像我們位于龍湖板塊,雖然這兩年交通也便利了不少,但門口這條鄭新公路一直進度比較慢,要是這條路通了,對龍湖的影響會很大。”新鄭龍湖一家批發市場的營銷負責人表示。
“由于新市場基本都在四環以外,首先受影響的就是住的問題和孩子的上學問題,到時候由于離市區遠,員工很可能會辭職另尋工作,自己也將在上班的路上來回奔波,生活將大受影響。”對于商戶的這種擔憂,承接地的開發商一方面呼吁政府完善公共配套設施建設,一方面也不斷加大自身的承載力,比如鄭州華南城就將于近期推出住宅產品,讓商戶既能安居,也能樂業。
“我們一切準備就緒,”鄭州華南城品牌推廣部總監黃曉威透露,目前招商正在順利進行中,而且馬上就要試營業。據了解,華南城一期四大業態市場——小商品、五金機電、建材、汽摩配件市場即將試營業,各市場商戶已陸續進場裝修。
如今,市區外各主要外遷市場承接地正加速運行,隨著外遷商戶的逐漸落戶,承接地市場將會迅速帶動周邊的經濟發展,醫院、學校等都會建立起來,一個個小型“衛星城”或將崛起于市郊。
【商戶】從最初迷茫到充滿憧憬
不少面臨外遷的商戶都表示,他們很愿意配合政府,按時外遷,但怎樣才能找到一個合適的地方,使傾注著他們全部心血的生意,受到最小程度的影響,成為目前他們最憂慮的事情。
“聽到這個消息商戶炸開了鍋,說啥的都有,三環快速路就要修好了,大家等了這么多年,終于等來了好時候,拆了太可惜了。”在萬客來做食品生意的李先生就面臨外遷的境地,和他一樣的還有近2000個商戶,“對于外遷,現在大家議論最多的就是往哪里去,到哪里會更好。”
“前段時間一直很迷茫,各種不同的聲音也多,這幾天看了大河報的報道,我算是理出了一點眉目了。”連日來,大河報關于市場外遷的報道給了李先生新的方向,“不糾結了,我現在主要在華南城和百榮世貿商城之間選,一個是品牌知名度高,一個離市區近,各有優勢,我這幾天再去實地看看。”
“報紙上也說了,外遷是大勢所趨,是不可逆轉的事實,而且這也是為了將來更好地發展。”做建業生意的老
張認為,批發市場必須有一定的規模,才能聚集人氣,而且位置還不能太偏,在得知市場要外遷之后,他早已買好了外遷的鋪位,“新市場規模大,硬件好,配套完善,將來一定會比現在更好。”
“不少做大宗生意的,目前這種小作坊式的經營行為,限制了很多商戶事業的發展。”做水產生意的劉老板說,他身邊不少在批發市場做經營的朋友對做大做強生意都有很大的心理期待。“要將生意做大,就不能圈在這個小小的市場里,而應該搬到交通便捷、上規模的大型物流基地,外遷,值得我們憧憬。”
“此次外遷,對科技市場來說是個機遇也是挑戰。”做軟件生意的李先生很看好外遷,但也希望政府更好地引導,“一些做軟件開發的企業幾年前都陸續從科技市場外遷,如果現在想把已經搬出來的規模企業再遷到新科技市場去,估計很多都不會太愿意。如果能出臺一系列好的優惠政策,比如對新入駐企業進行稅費減免等,便會增強吸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