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觀察】家居類產品,折扣銷量觸目驚心
在剛剛過去的雙“十一”電商促銷大戰中,眾多家居品牌參與其中,在天貓推出的家具建材分會場,記者看到不少家居大牌赫然在目:圣象、TATA、顧家、全友、喜臨門等,全部打出了官方旗艦店、全場5折的概念,有些產品甚至標注低至3折。全友家具一款1+3+轉角的沙發,售價不到3000元,臥室五件套售價2500元左右;圣象地板最低59元每平方米,數個花色的產品都在七八十元每平方米……這樣的價格,在實體店,幾乎很少看到。在尚未結束時記者即看到新浪微博有人發布的排名中,全友、羅萊、水星、富安娜等品牌銷售排名都進入整體排名的前十之列,全友甚至號稱突破億元大關。
活動結束后記者在網上看到,圣象59元每平方米的地板,最終售出6萬多件,78元每平方米的產品,售出近4萬件;全友家具的眾多產品,都突破了3000多套。記者隨機點開眾多非知名品牌的頁面,每款產品的銷量則大多在數百件。而如此的銷量,據業內人士說,對于大品牌,活動一天的銷售額,基本相當于一個省級代理全年的銷售。
針對網上醒目的5折概念,記者看到,在活動商品詳情頁面,有專門針對“專柜價”的解釋,指商品的價格標簽上的商品原價;或物價局等國家法定機構核定的價格;無前述兩種價格,僅有天貓線上銷售且標注“價格”的商品,“專柜價”是指在2012年9月1日至2012年11月10日期間,該店鋪在天貓商品詳情頁面標題下方展示的 “價格”(做過促銷優惠的,以促銷前的價格為準)的最低價。這樣的解釋,頗為耐人尋味。
【業界解析】 除了價格,很多東西你看不到
喜臨門林根明告訴記者:參與本次活動,廠家更多是出于搶占市場份額的考慮,不得已而為之。網上銷售的產品,基本是專供,和實體店不同。同時,為了保證價格的競爭力,廠家也要嚴格控制成本,因此,在產品的品質上,必然和實體店的產品有差別。
電商對于實體店長遠的影響,應該說還是不容小覷。我們一直在提倡健康睡眠,選擇床墊是要講求科學的,需要親身體驗,方能找到適合自己的產品。網銷更多是一種價格的比較,基本忽略了產品本身的健康科學,違背了品牌對于產品研發的初衷。同時,實體店被淪為價格比較的場所,影響了正常的銷售。
本次活動的節點,正處在年終沖量的時候,網上產品都打出了5折的概念,為了應對,實體店也推出了在原有7.5折基礎上,額外再優惠20個點,如此大的優惠力度,也吸引了不少消費者,為年底完成任務打下了基礎。
大多數品牌企業的線下服務,都是廠家強加給各地經銷商的,而各地經銷商對于這樣的服務,往往不太情愿,這也造成服務質量的下降。
據圣象地板時智慧介紹:作為大品牌,必須保證市場占有率。電商來臨,企業必須做出應對,不然,市場將被其他品牌分割。但是,由于各大品牌前期都是走的經銷商渠道,為了保證經銷商的利益,線上的產品和線下是不同的,線上大部分是特定的低端產品,滿足線上消費主流即大部分年輕一族的需求。
到底網店對實體店有沒有沖擊,目前來看,影響還不大。鄭州圣象在光棍節當天舉辦了“開倉放價”活動,最低價49元每平方米,到場消費者數千人,最終成單率達到了90%以上。
摩恩衛浴李建峰則認為,追求低價直銷的品牌企業的網店,對品牌的口碑有時候會造成傷害。比如衛浴產品,龍頭、花灑等,在運輸的過程,很容易造成損壞,同時,安裝也需要專業性,網購產品在這些售后服務中,往往沒有保障。這也造成了網上銷量越大,投訴率也就越高,對品牌的美譽度有較大影響。
【消費調查】 耐用消費品,消費者應謹慎網購
針對本次電商雙“十一”的活動,記者在大河居樂部群(群號:234951353)進行了簡單的調查,發現,在數百人的群里,只有寥寥數人當日網購了家居類產品,選擇的產品基本也都是小件或單件,和對服裝、家電、小家居用品等產品火爆搶購的局面相反,對于家居類大件產品,很多人表現出奇地冷靜,并沒有被驚爆的價格所誘惑。很多群友表示,對于耐用消費品,特別是大件家居產品,要保證日后長年使用,質量必須有保障。同時,相對于已經成熟的服裝、書籍、家電等網銷產品,家具建材等網上銷售才起步不久,大部分人還沒有網購經驗,對于網上產品和品牌缺乏信任。
當天在網上消費數千元的小吉告訴記者,投入主要集中在服裝類產品,家具建材不在考慮之列。周圍的朋友也基本如此。群友滿秋表示,網購人群主要集中在80后和部分年齡稍大的女性,家具建材類產品,大多是男人考慮的范疇,所以自己不會買。
某賣場商管部經理張文表示:對于網上驕人的成績,某大品牌的分公司老總表示不愿置評。從這一點也可以看出,線上線下還沒有很好連通。從普通消費者角度考慮,買家沒有賣家精,一分價錢一分貨,這都是千古不變的道理。遵循這樣的道理,我們就能明白其中隱藏的一些規則。
家居產品,特別是家具類產品,如果光憑圖片和價格來判斷質量和實用性,也有失偏頗。它們不像衣服和小件用品,單件售價低,貨不對板或質量低劣,退貨方便,甚至可以棄之不用。因此,家居類產品,還是盡量在實體店選購較好。
家居業界微博點評:
@家具人謝銳標:大家別光顧著歡呼,到店面去走走吧,接接地氣,危機正在襲來。數據就算全是真實的,而多少家具經銷商被拉來墊背呢?犧牲經銷商的利潤做促銷,再利用經銷渠道送貨、售后,那高昂的租金誰出啊?
@意利寶老姚:假如這個數字是真的,這就是家居業電商的未來。
@云南李俊明:對于品牌在天貓開店,我感覺主要有兩種情況,第一種是把網購視為企業廣告,賠本賺吆喝,虧損的部分算廣告支出。第二種是真心向電商戰略轉移的未來方向。
@鐘海舟:且不說與經銷商的分利模式和生產、庫存模式的挑戰,這一個億能否真正落袋兌現,還要看企業胃口的消化能力,諸如客戶模式、產品模式、市場模式和收入盈利模式是否真有系統性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