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上海等一線城市,相對于家裝市場而言,是國內家居業比較成熟的地方。近期,北京青年報針對本地做了一項詳細的市場調查,可窺旺季市場的一些端倪。從前沿趨勢反映來看,中原市場有許多可以借鑒的地方,消費市場也能夠在這次調查中,掘得一些消費心機。
家裝不只圖便宜
實力、品牌、口碑排前列
買房,有均價。愿意花費的裝修均價是多少呢?在此次調查中,42%的參與調查者愿意花費1500元-2000元的均價進行裝修,29%的參與調查者選擇了500元-1000元/平方米的均價。對于均價的意愿并非按照價格趨勢遞減,最多的選擇卻集中在了中檔價位,與其說大方,更應該說消費者面對裝修的預算更加理智,而并不只圖一味地省錢。對于選擇家裝公司的決定因素的問題,也側面印證了消費者的這個態度。
價格,作為首選因素的成分已經降低,只占到選擇因素的2%。而品牌、口碑成為選擇的關鍵。在細節選擇考究上,如果品牌度不很了解的話,消費者會依靠店面大小、員工素質等角度去辨識,35%的參與調查者認為,不拘泥于大品牌的家裝公司,認為只要有固定的店面,哪怕是不知名的裝修公司也會選擇。而“游擊隊”的排名大大降低,基本被摔到門外。“游擊隊”信任度排到了歷史新低,僅有1%的參與調查者表示會選擇其進行家裝。
分析
通過低價贏得消費者顯然已不再是“殺手锏”,拼質量才是硬道理。一些主推低價家裝的公司在近幾年來并不能獲得更好的口碑,主要都是由于“活兒糙”造成的。而家裝之后的質量問題困擾著消費者,影響生活質量,因此,摒棄了“多快好省地裝修”的態度,消費者更樂意得到實在的裝修。
建材選擇“被動變主動” 質量環保得兼顧
調查中,最大的數據支持率獲得來自于“98%的參與調查者都表示在裝修階段,不管是否接受家裝公司提供的建材,自己都會主動去建材市場‘了解行情’”。從而發現,市場消費愈加走向理智,建材領域消費者也不再被家裝公司牽著鼻子走,建材商家單方向的促銷、低價切入也不是很奏效了,大部分消費者希望獲得主動權。
其中,12%的參與調查者表示會完全自行購買建材,17%的參與調查者表示會自購一部分建材,69%的參與調查者表示雖然相信家裝公司提供的建材,但仍會主動去了解市場情況。
分析
大多數消費者不是建材專家,甚至在裝修前很少接觸建材,但是裝修這件事也能鍛煉消費者迅速成為專家。在決定裝修質量且能被自己主導的建材方面,顯然消費者不再愿意被家裝公司牽著鼻子走,而是主動投身到市場內去了解和選擇。
電話促銷:招人煩卻有效
點對點的電話促銷,一度被稱為一種賣樓商家、家裝公司、建材推活動的長期手段。目前,消費市場的接受和認可程度究竟怎樣?相信花費許多短信電話平臺投入、終端小區推廣的企業,這也同樣是他們密切關注的問題。
在北京青年報的此次調查中顯示,69%的參與調查者表示,自己曾經接到過家裝公司主動打來的促銷電話,并認為或多或少可以選擇其中一些進行參考,換言之就是這些“騷擾電話”起到了效應。6%的參與調查者表示接到過類似的電話但會選擇置之不理。
分析
帶有一定針對性的促銷電話對于裝修公司來說,不失為一個便捷經濟的促銷途徑。但就普通消費者而言,無端接到推銷短信或電話仍是一件被打擾或信息被侵犯的事情,因此家裝公司如果選擇這樣的途徑爭取消費者,是否會適得其反也需要深思。